找到相关内容1151篇,用时4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无著比丘:巴利口诵传统的形式与功能

    寶車詣耆闍崛山,到所止處,下車步進,至世尊所。」(CBETA, T01, no. 1, p. 11, a18-20) 《 142經》「大臣雨勢受王教已,乘最好乘,與五百乘俱出王舍城,即便往詣鷲巖山...p. 15,23)      關於格式詞句的使用,我們也注意到漢譯與巴利經典的差異。以《》為例,經典經常提及阿難執拂侍佛(《 24經》「尊者阿難住世尊後執拂侍佛 CBETA, T01, ...

    无著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3681371.html
  • 善人、慈悲喜舍——解脱道次第之一(1)

    义行是有所不同的。 ◎修习慈悲喜舍,绝对有助于修习禅定与开发智能。 四 《经》 五二 是为具恶人已,便具亲近恶知识;具亲近恶知识已,便具闻恶法;具闻恶法已,便具生不信;具生不信已,便具... 一 《增一经》 四四三 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若有众生修行慈心解脱,广布其义,与人演说,当获此十一果报。云何为十一?卧安,觉安,不见恶梦,天护,人爱,不毒,不兵,水、火、盗贼终不侵拄,若身坏...

    空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3847840.html
  • 佛陀与阿罗汉的差别

    解脱之间无任何差别。”(M.90. Kannakatthalasuttam;Vol. II p.129)《145经》《瞿默目犍连经》记载佛陀般涅槃后不久,做田人瞿默目揵连问阿难说:“如来解脱及...一位阿罗汉弟子与他同等的。  佛陀的声闻弟子阿罗汉,既然与佛陀是同一涅槃解脱境界,那么当生必然是与佛陀同样是“最后生、最后有、最后身、最后形得、最后我”(《经》68经)当色身灭度之后,不再在三界...

    张慈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93453120.html
  • 法与义、法与律的对立

    artha并举,到处可见。考察起来,也还有三类:一、如‘杂阿经’(卷二八)说:“何等为沙门法?谓八圣道,正见乃至正定。……何等为沙门义?谓贪欲永断,嗔恚痴永断,一切烦恼永断”。这是以八圣道为法,以...的这一对说,是重于开示解说的(教法)。  三、重于教法而更进一步的,如‘经’(卷一)‘善法经’说:“云何比丘知法耶?谓比丘知正经、歌咏、记说、偈恲、因缘?撰录、本起、此说、生处、广解,未曾有法及...

    体方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02354869.html
  • 从《经》看释迦牟尼的商业思想

      佛教兴起的印度社会,已有从农业走向工商业的新兴权贵。当时手工业发达,商业繁荣(与缅甸、波斯、阿拉伯等国都有贸易往来),商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,如《增一经卷二十》讲到:“长者名跋提,饶财多宝,...人民过上太平的日子。《长卷六》描述了转轮圣王出现的种种好处:“为转轮圣王,领四天下,时,王自在以法治化,人中殊特,七宝具足”。转轮圣王统治时,国人民:“寿命延长,颜色增益,安隐快乐,财宝丰饶,威力...

    谭苑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14664069.html
  • 认识

    traditional doctrine or precept)、“集”(Collection of such doctrines)之意,引申为“传来之教训”。在僧肇的〈长序〉,将“”译为“法归”。在《...对他们的批驳。佛教的根本教理,如四圣谛、十二因缘、五蕴、六处、六界、八正道、四念处、四证净等,皆在《经》有详细说明。  《经》被近代佛学者公认为最接近原始佛学的圣典,有南传与北传之分。北传的...

    李领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3750951.html
  • 经研究(1)

    一、諸部派對四排列次序的看法 四經之排列次序,各部派間均有出入。就現在大正藏而言,在部第一卷係以長阿為先,第二卷始收錄雜阿與增一。蓋即大正藏對四之列出順序為:長、、雜、增一。此一排列次序諒係根據南方上座部巴利佛教而來。因巴利聖典經係以長部、中部、相應部(雜阿)、增支部(增一)之順序所排列。現今學術界,目前仍沿用此一順序。 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70255306.html
  • 釋尊時期的分教和經的集成之研究

    時阿那律夜早起,正身端坐,誦《法句偈》及《波羅延》、《大德之偈》,又復高聲誦習其義及《修多羅》等。(T2, p480c)  《雜阿經》記載著:  時尊者那律陀,於摩竭提國人間遊行,到畢陵伽鬼子...阿浮陀達磨)【C】論議(優波提舍)。北譯的《雜阿經》和《經》屬說有部所傳,其傳承是1.大迦葉、阿難2.缺名3.缺名4.缺名5.末闡提及商那和修。於《雜阿經》和《經》,阿難所憶持的分教是「十二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0540255.html
  • 略述北传四部《经》

    略述北传四部《经》 石颖智  北传《长经》、《经》、《增一经》、《杂阿经》等四部经,梵语agama,又作阿笈摩、阿伽摩、阿鋡暮、阿鋡。意译作法本、净教、归、法归、法藏、藏、教法、传教、趣无教、传、来。意指传承教说,或传承佛陀教法的圣典。称为《经》,是我国古来的惯例,这就是北传四。其中南传的《长部》、《中部》当于北传的《长》、《》,...

    石颖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5050839.html
  • 从原始佛教到阿毗达磨论书的二谛探讨(1)

    释如戒  福严佛学院研究部  提要  在笔者所知有关二谛说的研究成果当中,大致上均锁定在与观学派的关系上。但是,有关原始佛教二谛思想的起源与开展在初期佛教的《经》与部派佛教时期的阿毗达磨论书的二谛思想鲜少有学者研究。  有关原始佛教的二谛思想,在现存《经》,只有汉译《增一经》的〈阿须伦品第八〉明显地说到“二谛”一语。而有关二谛思想的内容,我们认为,从汉译四所使用的诸多二...

    释如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0647568.html